• 和尚庄村一次特别的主题党日活动

    自来水入户了、网络端口接通了、物流网点也进村了……山村的淳朴与秀美换来了“流量”,来村里休闲打卡的市民越来越多,山村的绿色农产品也成了香饽饽,群众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现代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引燃着乡亲们更高层次的追求,自发建设文化游园,房前屋后自觉改造成了小花园、小菜园。[详细]


  • 小箱包“逐梦”海外大市场

    据介绍,在西平县招商引资政策和优良营商环境的吸引下,优尚箱包负责人孙倩带着在外务工挣来的“第一桶金”和制作箱包的技术,于2021年返乡创业。重渠乡乡长梅德龙介绍,重渠乡地理位置优越,柳堰河、洪河穿境而过,环境优美。[详细]


  • 探访楚长城遗址 聆听古城村故事

    [详细]


  • “小纸箱”做足科技创新“大文章”

    近年来,河南裕宏新型环保包装有限公司抢抓遂平县“二次创业”发展机遇,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原纸的产能从日产3万平方米提高到7万平方米,一条生产线日生产纸箱20万只,年销售收入3亿元,现已成为豫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瓦楞包装生产企业。[详细]


  • 讲好驻马店故事 传播新征程强音——全市新闻战线记者节集中采风活动掠影

    [详细]


  • 记者节 我们把镜头对准自己

    记者高琳琳(左一)在驿城区诸市镇采访百岁老人 记者李玉荣(左)在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蔬菜大棚采访 记者刘金霞(左)在市区采访老兵 记者许静(右)在西平采访百岁老人 记者张朝在确山采访 在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正常出版的报纸、不断更新的视频、不间断的直播、一直在线的播报……...[详细]


  • 板桥镇深挖资源禀赋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冰苑饮品有限公司以“冰苑”品牌为载体,以板桥水库大坝自涌活泉为水源,根据水库水质特点,量身定制了一套水处理设备,以纳滤膜过滤为主,反渗透过滤为辅,在过滤掉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益矿物质元素,真正实现了“水源地建厂、水源地灌装”的产品理念,保障了天然健康的...[详细]


  • 不忘初心 我们一直在路上——驻马店日报社庆祝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活动掠影

    10月28日上午,确山县留庄镇稻田公园里热闹非凡,由驻马店日报社主办,确山县留庄镇政府、留庄稻田公园联合承办的“留庄稻米香 秋来庆丰收”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短视频新闻大赛启动。[详细]


  • 正阳县: 葡萄串“串”起富民产业链

    第二天,杨雷刚就带着工人去采摘,让陈群生感动不已。在正阳县寒冻镇从楼村盛禾庄园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双喜高兴地说,他种植葡萄6年,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已经发展到160亩葡萄,以夏黑葡萄和阳光玫瑰葡萄为主。[详细]


  • 小邓庄村:淫羊藿种植正当时

    小邓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艳姝告诉记者,为加快小邓庄村中医药产业发展步伐,提升产业发展的档次和规模,2022年,小邓庄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中医药种植户到平舆县河南丰惠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学习淫羊藿的种植技术。[详细]


  • 巨峰葡萄 "甜蜜"上市 农旅融合助农增收

    种植户韩正思告诉记者,他家一共种了四亩巨峰葡萄,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葡萄再次迎来丰收,八月初就上市了,一 季就卖了2万多元。近年来,该村依托老河水库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起了观光园、采摘体验园、农家乐等,走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详细]


  • 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位于泌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二木智能有限公司,一台台由上千个精密零部件构成的全自动绕线机器人正在调试运行。该公司全自动绕线机器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据悉,二木智能产业园总投资8.5亿元,年产全自动绕线机器人5000套,预计年产值5亿元,奋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开足马力赶订单

    近日,在新蔡县亚特(中原)专用汽车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8月即将交付来自重庆的订单。亚特汽车主要生产罐装搅拌车和环卫、消防等专用车辆,产品畅销湖南、重庆等地。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翠玉”丰收

    7月16日,驿城区蚁蜂镇的驿城区春兴种植农民合作社的梨园内,一种叫“翠玉”的梨进入成熟期,合作社负责人马慧(右)正在采摘。她介绍,这种梨酥脆、甘甜、汁多,市区超市都有销售,也有许多顾客进园采摘,每年都销售一空。该合作社成立14年来,坚持科技引领,把国内先进的梨、桃、橘等优良品种及种植技术引进到蚁蜂镇,并把技术传授给当地的果农,带动100余户果农走向致富路。记者 张 朝 摄[详细]


  • 红李满枝头 致富有奔头

    刘红艳说,她家是种植红李的大户,今年光照好,果子大、红透彻、色彩亮、甜度高,除批量销售到超市外,还引来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采摘。坚持走生态高效和绿色经济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并确定品质果蔬、蔬菜种植和名贵中草药种植为主要产业,逐步实现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详细]


  • 小丝瓜带来好“钱景”

    单小艳的爱人朱二华是这个村丝瓜销售信息电商“能人”,每天除把自家采摘的新鲜丝瓜销售外,他还利用网络平台联系大超市帮助本村丝瓜种植户销售。水屯镇水屯村是有名的蔬菜丝瓜专业村,种植肉丝瓜700多亩,品种质量好,远销北上广,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详细]


  • 亚特汽车:专用车辆订单生产忙

    7月14日,亚特(中原)专用汽车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装8月即将交付来自重庆的订单。亚特汽车目前所有生产线、下料、焊接、涂装、整装马力全开,主要生产罐装搅拌车、液罐车、环卫车、消防专用车辆等,产品畅销湖南、重庆等地。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科技赋能 培育绿色食用菌

    不远处,一筐筐成熟的金针菇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从采摘车间源源不断输送到成品切割包装车间准备加工外运销售,在这一系列生产线全程几乎见不到工人,基本上所有的流程都是在电脑操纵下完成。[详细]


  • 瞄准产业高精尖 激活发展新引擎

    7月10日,河南鼎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设备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锂电池组装工序,车间内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河南鼎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特种车辆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电池产品。该公司与清华大学、郑州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单位加强科技合作,使产学研有机结合,加速了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形成了“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运作模式,为打造高精尖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稻虾共作”添胜景 乡村振兴“小江南”

    时下,正是小龙虾收获的季节。行走在淮河北岸的正阳县大林镇的田畴沃野,星罗棋布的稻田绿油油的一片,像是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田野,一望无际。一株株翠绿的秧苗在农田中挺立,随风摇曳;一朵朵粉色莲花在碧波中亭亭玉立,千姿百态……近年来,“稻虾共作”在大林镇悄然兴起,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稻”遇“小龙虾”和谐共生的新模式成为稻田中最美、最灵动的画卷。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正阳:“小庭院”成增收“聚宝盆”

    近年来,正阳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逐步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毛集村庭院蘑菇种植、周庄庭院蛋鸡养殖、王勿桥村传统伏陈醋酿造、陡沟村传统手工馒头制作、关路口村传统粉条加工、潘庄村家庭箱包加工等庭院特色产业,培育“庭院经济”,做足“致富文章”,努力实现...[详细]


  • 智能化助企 打造好品质

    6月26日,在位于西平县的河南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世界级工厂里,集智能化、可视化、透明化为一体,从订单到工艺设计、计划排产、质量、库存管理、成品出库等整个流程进行严密监控,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生产。该项目进一步节能减排,优化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养殖户受益。目前,该公司先后与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产品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金银花开出“金色”致富路

    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银花香,村民一大早来到金银花种植基地,在花丛中穿梭,麻利地采摘金银花,收获着幸福,笑容里绽放着丰收的喜悦。紧挨着收购点的就是金银花烘干车间,一盘盘金银花被铺装上盘,送进烘干机。[详细]


  • 驻马店金帝鞋业建设加速度

    6月21日,刚刚投产的驻马店金帝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的生产场景。金帝鞋业是由浙江金帝集团投资6亿元在上蔡县兴建的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外向型、国际化的制鞋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盟、美国等20多个国家。经过紧张的建设,项目的一期、二都已建成投产。三期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安装品牌鞋生产线8条,针车500台,全自动花样机40台,裁断30台。全部达产后,金帝鞋业有限公司立足上蔡,辐射中原,为上蔡中国制鞋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智能化数字化 助力企业发展

    6月20日,位于西平县的中哲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5条自动化生产线试产成功。该企业由浙江中哲集团投资5亿元在西平县新建智能化服装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各类T恤、运动服、休闲时装、童装等产品。项目配置吊挂生产线、轨道传送线、智能仓储等一系列智能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设备。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可年产各类服装1200万件,年产值5亿元。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俺今年种植的10亩大棚西瓜都是由牛粪发酵而成的有机肥为底肥,使用有机肥对西瓜自然上色和甜度都有较大提升,还可避免虫害,使用牛粪性价比高,很省钱。大棚里,张大会和爱人赵红文一边采摘即将上市的西瓜,一边向记者介绍有机栽培西瓜类的优点。[详细]


  • 攀“高”逐“新”聚势成峰

    今年以来,各县区把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县域经济活力迸发、产业集群效益明显、特色产业亮点纷呈。[详细]


  • 从“草”变“宝” 艾草飘香致富路

    记者先后来到蚁蜂镇小邓庄村和大子房村的艾草种植基地,置身在一望无际的艾草田中,迎面扑来阵阵艾草独有的清香,一株株艾草长势喜人。近年来,在镇和村两级干部的带动下,蚁蜂镇许多村民家家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沟树下种艾草,形成一道乡村振兴、艾草飘香的风景线。[详细]


  • 桃子熟了丰收乐 满山果香飘四方

    李彬用学到的专业知识,搞起了智慧农业,当上“新农人”。他每天带领村民和果树打交道,在山头上、大棚里测温度、浇水、通风……瓜果成熟后,采摘、装箱、打码、配货、网上销售,他从不说累。辛勤的劳动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创业成功的李彬没有忘记曾经许下带领群众致富的诺言。[详细]


  • 乡村振兴 梦想花开|“绿”了产业 “红”了日子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值葡萄管理关键期,在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葡萄种植园区,工人们正抢抓农时对葡萄进行修枝、疏果、病虫害防治等,为增产增收上市打基础。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耕地1200亩,以日光温室种植瓜果蔬菜和种苗繁育等为主,每年可吸纳周边200多名村民到种植园区打工。这一特色绿色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记者 弓华静 摄[详细]


  • 快来采摘!白龙泉的桃子熟了

    今年风调雨顺,结得比往年多,比往年好,是一个丰收年!”桃园中,有3位市民挎着篮子跑来采摘,一边摘一边说。白龙泉村的桃子生长在秀美的蚂蚁山脚下,土壤适宜种植桃树,该村种植有水密桃、紫英桃等品种。桃子以个儿大、肉鲜、皮薄、口感好著称,多年来深受本地市民和外地客商青睐。[详细]


  • 石滚河镇 党建引领聚活力 乡村振兴强动力

    确山县不断丰富平安治理模式,通过建设文化长廊、党建一面墙等方式,用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漫画和文字进行政策法规、道德文化、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详细]


  • 泌阳:中草药种出好“钱”景

    近年来,泌阳县党委政府积极在乡村振兴领域开拓创新,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将过去不成规模的散户种植、小规模经营逐渐升级成规模化、区域化、科技化种植,积极对接全市药材产业发展,延展产业链条开展集中回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详细]


  • 正阳:毛集蘑菇香飘海内外

    幸亏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30多户村民抱团种植食用菌,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刘长见说,蘑菇采摘旺季,上午采蘑菇,下午给蘑菇棒喷水,第二天一大早蘑菇就又长得又鲜又嫩,一天一采摘,天天有收入,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详细]


  • 入夏人不闲 葡萄管护忙

    该农场负责人魏灿介绍,这里的葡萄全部实施精品化种植,加上今年光照充足,目前每天大棚里有2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加强葡萄技术管理,这也是果子品质好坏关键时间,如果管理技术好品质好,成熟后销路除了游客采摘以外,全部订单销售收益非常好,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详细]


  • 乡村公路变花海 美丽乡村入画来

    近年来,蚁蜂镇结合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地理位置、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特色,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运用爱心超市,发动乡贤、党员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同做好美丽乡村大文章。[详细]